资源互助,平台共享——海天学院积极探索思政管理融入专业教学新举措

作者:发布时间:2016-07-21

导语
7月19日上午,我校海天学院教师代表柯春松、张日益到访大碶高档模具及汽配产业园区—&md

7月19日上午,我校海天学院教师代表柯春松、张日益到访大碶高档模具及汽配产业园区——灵峰社区,社区党总支书记柯儿波,社区挂职第一书记王学蕾,社区主任史孟艳对学院一行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双方就进一步有效搭建区校合作的平台展开了洽谈。在校地合作、区校共建的大背景下,海天学院在实现党团共建的前提下,根据校地合作的发展方向,结合专业特色和企业用工实际,通过联合地方政府、街道社区,利用暑期时间充分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协力推广“现代学徒制”合作机制,最终实现“校、地、企”三方联动模式下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灵峰社区作为大碶高档模具及汽配产业园区,对海天学院思政管理融入专业教学的理念表示认同和支持,并致力于通过已有平台进行推广和普及。调研组在社区第一书记王学蕾的陪同下走访了宁波埃利特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和宁波盛技机械有限公司,实地考察了“现代学徒制”的开展情况。


图为:埃利特公司调研座谈

宁波埃利特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人事行政经理侯康带领调研组深入基层一线问候了四名正在开展师徒结对的海天学子。在座谈会上,埃利特总经理林维儿表达了其作为企业家的情怀,企业愿意同学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在校学生搭建一个实践学习的平台,让学生提前融入企业,感受企业文化,将课堂“搬”到企业,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减少了用工成本。“现代学徒制”鼓励开展师徒结对,车间“师傅”朱海波对来自我院模具3143班的李旭东“学徒”的学习热情和工作态度表示认可,作为刚出校门的大学生,环境育人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师傅,在工作岗位上,他始终坚守榜样树人,技术带人。“学徒”们纷纷表示,在企业里开展实践锻炼,开拓了视野,在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学校、企业的共同关心下有了强烈的归属感。社区表示愿意响应地方政府号召,和学校一起广泛调研市场需求,向有关部门反映并争取相应政策,实现共同发展。


图为:基层车间看望学生

与会同时,调研组还将校地合作东西部文化传播扶贫计划方案提交被访企业家,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力求校地合作在探索互促共赢的基础上还能有效推动公益慈善,实现结对帮扶,对此,宁波盛技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九戬表示,公益扶贫要以素质提升工程为核心,要有效搭建平台,而非盲目地捐赠和资助,要着力推广并持续形成以产业发展为龙头的“造血”式扶贫。


图为:走访社区

区域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交流与合作。此次走访是思政管理和专业建设有效结合的良好开端,也是进一步整合资源,共享平台的有效举措。通过调研,对现阶段校企合作模式,对“现代学徒制”的执行现状,对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有效性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下阶段,通过整合调研数据,借助校地合作的有效平台,海天学院将着力推广“现代学徒制”,并与企业共同致力于探索其他合作育人的有效机制。

 

海天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