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对接产业升级,深化产教融合,近日,在我校就业与产学合作处张定华处长的对接下,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全体教师携手机电工程学院(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共同走进工业互联网领军企业和利时卡优倍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沉浸式校企协同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将教研现场直接设于企业一线,与和利时卡优倍工业AI研发中心总经理周阳辉、先进制造部总经理陈杰、人事总监赵忠庭等企业核心团队展开深度对话,共商人才培养大计,共绘专业发展蓝图。
一、教研现场进企业:引入产业发展“源头活水”
将教研室会议“搬”进企业,是本次活动最鲜明的特色。在和利时卡优倍展厅,工业AI研发中心总经理周阳辉向教研团队详细演示了其自主研发的HolliCube OS工业操作系统。该平台集工业物联、智能中台与低代码开发于一体,为教师们理解工业数字基座提供了直观的“活教材”。教师们一致认为,这种“置身事内”的教研模式,是践行“教随产出、校企同行”职教理念的关键一步,能让教学内容与产业技术演进同频共振,为课程建设引入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二、跨界思维碰撞:共探数字化转型多元路径
本次活动成功促成了跨学科的思想碰撞。来自机电工程学院与化工学院的教师们,分别基于装备制造业与化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与先进制造部总经理陈杰等专家展开了多维研讨。双方认识到,尽管应用场景不同,但两大产业对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采集与智能运维的核心技术需求高度一致。此次跨界交流,不仅打破了专业壁垒,更在不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共性需求与个性差异中,为各专业未来的特色化发展、课程交叉与项目化教学改革碰撞出新的火花。
三、战略共谋新篇:绘就专业升级发展路线图
研讨环节聚焦专业内涵的深化与升级。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负责人葛东东向企业方系统阐述了本专业“OT+IT”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及现有课程体系。人事总监赵忠庭则从企业视角,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精准“诊断”,强调了对学生平台化思维与跨系统集成能力培养的迫切性。
在此基础上,葛东东进一步分享了专业的远景规划,核心在于积极筹备设立职业本科“工业互联网工程”专业。他阐述道,此举旨在回应产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急迫需求,培养能够驾驭复杂系统、胜任智能工厂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卓越工程师。这一战略规划获得了企业方的高度认可,双方均表示将积极探索通过共建产业学院、实施人才互聘等机制,合力打通从高职到职教本科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通道,为宁波打造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