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中午,机电工程学院(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党建工作品牌活动“博士讲坛”第三期顺利举行。本期特邀学院教师裴毓博士,以“以航天精神为镜,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主题,为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带来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指引的思政科普讲座,持续推动“党建+专业育人”模式走深走实。
裴毓老师为机电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师,主要从事基于超声的电池能量状态感知方法研究。她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3项;近年来发表SCI论文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授权4项),曾获欧达杯“科创宁波・甬创未来”第三届科技创新大赛科技筑基类三等奖、教育部“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科研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讲座中,裴毓老师以航天精神为核心主线,从三大维度展开分享。她首先解读航天精神的深刻内涵,通过邓清明24年坚守飞天梦想、杨利伟挺过致命共振、黄伟芬团队打造自主训练体系等鲜活案例,生动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中的党性光辉。随后,她引导学生对标航天精神检视自身,从思想政治、专业学习、服务同学、道德品行四个方面,明确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作为“青年先锋队”的责任定位。最后,她提出三条行动 “路线图”,倡议同学们立鸿鹄志,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大局;练真本领,在课堂与科研中拒绝 “躺平”、追求卓越;担时代责,从宿舍文明建设、帮扶同学、志愿服务等身边小事践行担当。
此次博士讲坛将航天精神与思政教育、专业成长深度融合,既拓宽了学生的精神视野,又为青年党员践行初心使命提供了明确指引。机电工程学院(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将持续以“博士讲坛”为载体,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建协同育人生态,为培养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兼具理想信念与过硬本领的青年人才筑牢根基。
